绵阳市文广新信息快报 2017年 第34期
发布时间:2017-09-03 来源:北川文化馆 阅读次数:1385
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2017年9月1日
本期导读
市级 动态
□马华调研市图书馆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绵阳系列文化活动喜迎党的十九大
□我市召开网上“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
□绵阳小选手获全省第四届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
县区 动态
□安州区“五到位”推进广电脱贫攻坚
□三台县“三抓三促”强化教辅教材市场监管
一句话 消息
□蒋勇赴游仙区专题宣讲《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12则
马华调研市图书馆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8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华到市图书馆调研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马华逐一查看市图书馆盲文阅览、少儿借阅、图书外借、电子阅览、主机房、报刊阅览和读者自修等服务窗口运行情况,详细了解市图书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文明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对市图书馆立足现有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和文明城市建设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马华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改善图书馆办馆条件,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市图书馆)
绵阳系列文化活动喜迎十九大 8~12月,绵阳市持续推出主题宣传、文艺展演、群众文艺、影视展映、专题展览等5大类20余个主题文化活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舆论氛围。1.主题宣传提振精气神。广播、电视、报刊及门户网站、直播绵阳app等全媒体发力,开设“砥砺奋进的5年·绵阳改革发展巡礼”等22个专栏(专题),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展示绵阳改革创新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2.文艺展演唱响主旋律。采用剧场演出、广场演出、送文艺下基层等形式,举办“献礼党的十九大”系列文艺演出。剧场演出以绵州大舞台为载体,汇聚5年来本土原创文艺精品,举办合唱邀请赛、主题音乐会、综艺晚会、舞蹈专场、戏曲专场等文化成果展演;广场演出注重参与面,每个县(市、区)、园区各举办一场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展现干部群众喜迎十九大的激越情怀;送文艺下基层瞄准精准脱贫村,送演出50场,让偏远农村(山区)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3.群众文化活动接地气。县(市、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中心组织各地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推出中华经典诵读、经典歌曲大家唱、广场舞比赛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00场,营造城乡群众喜迎十九大的浓厚文化氛围。4.影视展映传播红色文化。精选《战狼2》《红海行动》《龙之战》《我的长征》《夜袭》《勇士》《领袖1935》《八月一日》《胜利大阅兵》等30余部优秀国产影片,放映农村(社区)公益电影5000场。5.专题展览呈现发展成就。全市10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图书馆分别推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为题材的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及“你选书我买单”图书展销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局办公室 文艺科)
我市召开网上“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 8月25日,我市召开网上“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文广新局、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等成员单位和电信绵阳分公司、移动绵阳分公司、联通绵阳分公司、广电网络绵阳分公等基础电信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有害信息传播从过去的以出版物为主转向以互联网为主。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联防联控,落实“信息共享、日常查删、应急处置、部门约谈、协同查处”等五个机制,合力推动绵阳网上文化环境持续好转、日渐清朗。会议要求,切实把握网上“扫黄打非”主动权,着力抓好监管责任落实,重点环节安全管理,提升技术监测处置能力,集中整治与监督检查,社会监督举报与宣传引导等五项重点工作,全力治理网上淫秽色情、涉恐涉暴等违法信息,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会议期间,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集中参观了网上“扫黄打非”工作监测平台,了解了平台建设和不良信息监测等情况,并就网上“扫黄打非”推进措施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市“扫黄打非”办 版权科)
绵阳小选手获全省第四届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 8月25日至27日,第八届全国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展演四川选拔赛暨全省第四届少儿曲艺大赛决赛在彭州落下帷幕。绵阳小选手魏宝懿以四川清音《峨眉茶》斩获大赛一等奖,并将代表四川参加第八届全国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展演。魏宝懿现为绵阳外国语学校学生、绵阳市文化馆曲艺队队员,是非遗项目“四川清音”年龄最小的传承人。她6岁开始学艺,已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先后荣获第三届四川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本届大赛以“薪火传曲韵·青绿满彭州”为主题,着力培养少儿曲艺人才,传承曲艺艺术,吸引了全省各地46支队伍、300余名选手参赛。(市文化馆)
安州区“五到位”推进广电脱贫攻坚 1.措施制订到位。成立广电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定职责、定标准,实行工作推进清单制,专项会商、重点攻坚和督查考核等制度有效落实。2.资金保障到位。主动协调沟通,争取到广电惠民专项资金75万元。3.任务落实到位。及早部署,加快实施,目前已提前完成省局下达1000户电视“户户通”任务,988户贫困户减免有线电视收视费任务完成90%,新增广播“村村响”11个村。4.验收核查到位。逐村逐户开展2014~2016年5278户已脱贫对象核查甄别和巩固完善工作,确保已脱贫户电视“户户通”。5.公示监督到位。面向全社会公开广电脱贫攻坚信息,接受各方监督,并通过广播电视、《今日安州》微信平台、文化惠民村村行、扶贫志愿小分队上门服务等形式,大力宣传广电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和工作成效,提振贫困群众信心,增强百姓致富增收的动力。(安州区)
三台县“三抓三促”强化教辅教材市场监管 (1)抓源头,促规范覆盖到位。按照“出版、印刷、发行、质量、价格、市场”六个环节明确“时间表、线路图”,对教材教辅进货渠道、学校订购情况、校园周边图书经营点进行排查摸底,从源头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2)抓重点,促监管落实到位。以辖区范围内的印刷企业、新华书店、校园周边的出版物经营单位为重点,核查承印教辅读物印刷企业资质、手续和单据,严查中小学教辅教材发行单位进货渠道、供销合同,清查各类图书批发市场和书店;加强与教体局协调配合,对学校教材、教辅征订情况开展联合检查,审查学校书目征订原始单据、征订和配送渠道,掌握学校使用教辅读物情况,杜绝非法出版教辅材料的流通。(3)抓机制,促管理责任到位。深化“队片合一”执法监管机制,推进执法人员包经营单位制度,强化教辅教材市场监管;健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积极与教体局、中小学校沟通,加强衔接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完善社会监管机制,做好“12318”“5331185”举报电话核查受理,发挥社会监督员作用,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三台县文广新局)
8月26日,市文化馆、市音协、绵阳艺术学校、西科大文艺学院音乐系联合主办“民乐雅韵·丝竹锦绣”文采筝之私塾专场音乐会,30余位民乐传承者现场献艺。(文化馆)
暑假期间,市图书馆举办3期“蓓蕾计划小志愿者”服务活动,吸引100余名大中小学生、现役军人等参与文化志愿者服务,服务总时长超过1200小时,单个志愿服务最长达60小时。(市图书馆)
近期,市非遗中心印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单行本3000余册,组织非遗工作人员到社区、学校、景区等地,深入开展《条例》宣讲工作。(非遗中心)
近日,涪城区“乡村少年宫青少年才艺成果展2017暑假汇报音乐会”在区文化中心举行。(涪城局)
8月29日,游仙区文广新旅局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邀请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勇作专题宣讲。(游仙局)
暑假期间,安州区文广新局举办青少年华尔兹舞蹈培训,丰富中小学生暑假生活。(安州局)
近日,安州区文广新局在秀水镇双泉市场开展第三届舞动达人夜文艺演出,150名青少年儿童参加演出。(安州局)
近期,盐亭县文广新旅、公安、工商、食药工质等部门联合开展暑期网吧、电子游艺、歌舞娱乐场所及涉旅宾馆、饭店、星级农家乐等经营场所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累计出动检查执法人员745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97家次,处罚违规经营网吧11家,排查整治一般安全隐患25处,整改率100%。 (盐亭局)
8月以来,梓潼县“与法同行•百部法治电影进村(社)”活动展播《珍爱生命》《缉毒警》等法治电影20余场次。(梓潼局)
近期,梓潼县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信息网络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县广播电视台、网络公司、网络媒体单位及传输机房等单位,确保党的十九大期间安全播出万无一失。(梓潼局)
8月28日,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组织14名“小小讲解员”到江油市李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北川局)
近日,武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古羌传奇”获评绵阳市知名商标。(科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