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文广新信息快报 2017年 第42期

发布时间:2017-11-05     来源:北川文化馆     阅读次数:1359
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2017年11月3日







本期导读







市级 动态











□绵阳构建“三四五六”模式建设西部版权强市







县区 动态







□游仙区“三菜单”创新文化惠民



□平武县“三服务”推进文化惠民



□梓潼县“三免费”拓展文化惠民



□江油市立足特色资源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北川广播电视台“十九大”宣传报道出新出彩



□经开区打造“四翼一中心”法治文化阵地







一句话 消息



□全市文广新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等31条











绵阳构建“三四五六”模式建设西部版权强市 绵阳市以争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为抓手,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构建“三四五六”版权工作模式,打造知识产权高地,建设西部版权强市。1.构建版权管理、版权保护、社会服务“三大体系”。专设版权工作业务部门,率先在全省组建包括版权执法在内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川西北首个知识产权审判庭,组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设立成版权事务中心、版权服务窗口,并整合中介组织力量,建成覆盖全市的版权登记工作网络,开展线上线下服务。2.提升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项能力”。制订实施《绵阳市知识产权保护行动纲要(2016—2020年)》等10余个文件,出台“著作权免费登记”等20余项扶持政策,年均投入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汇德轩公司等省级版权示范园区和示范单位,武道数码等市级版权示范单位。3.打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网络、计算机软件、文化创意、文学艺术“五大产业”。着力抓好长虹、九洲等70余家大型企业和近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著作权登记和成果转化,推动“绵阳制造”向“绵阳智造”转变;积极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创意、文学艺术发展,助推著作权登记量逐年攀升。4. 落实版权法规宣传、执法监管、软件正版化、作品登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六大任务”。实现版权宣传常态化、执法监管规范化、作品登记信息化,全面完成政府机关和重点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任务,版权登记年均增长率约居各市(州)前列,组团参加科博会、版博会等版权成果转化活动20余批次,版权产业在文化产业占比达到20%,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局办公室 版权科)











游仙区“三菜单”创新文化惠民 (1)合理“配菜”。深度挖掘具有“游仙元素”的非遗文化、汉唐文化、信义文化,精心融入歌曲、舞蹈、器乐、文学作品等文艺作品中,实现文化供给多元化、合理化。编排《富乐花乡》《宛若游仙》等舞蹈近10个;谱写《十二万花开》《信义游仙》等10余首原创歌曲;排练《欢乐羌寨》《氐人谷印象》等民乐合奏作品。(2)个性“点菜”。制定重大假日文艺演出活动“菜单目录”,针对不同受众需求,征求基层意见,选订文艺节目,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推行“订单式”服务,根据乡镇、村(社区)的本地文化特色需求,组织舞蹈、民乐、美术、摄影等类别的20名区级文艺骨干和学雷锋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各类文艺培训70余场次。(3)精准“送菜”。围绕党的“十九大”召开、“十九大”精神宣传,以及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统筹安排文化活动时间表,通过送文化(戏曲)下乡、书画(摄影)作品展、民乐音乐会、公益电影放映等多种形式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送文化下乡活动20场次、送戏曲下乡活动10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748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游仙区文广新局)



平武县“三服务”推进文化惠民 (1)全覆盖服务。推广“阵地+流动+数字”服务模式,在全县建立9个图书馆分馆,25个乡镇文化站,248个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新增脱贫攻坚、三农类图书17360册,整合3辆流动图书车、流动舞台车、电影放映车定期进村(社区)开展流动服务2700余次,依托微信公众号、图书馆与文化馆网站、公共数字阅览平台,定期向群众推送文化惠民政策与经典图书,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2)需求化服务。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整合乡镇文化工作人员273名,收集整理群众文化需求600余条,分类建立文化政策、经典戏剧、爱国电影等3类需求台账,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2800余次,针对偏远山区文化薄弱现状,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服务机制,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文化帮扶30余次。(3)精英化服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组织10名文化工作者到市参加文化产业人才培训,邀请专家对全县300余名文化工作者提升培训4次,“面对面”解析文化政策、“一对一”指导文化网站、数字阅览平台使用操作,全面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平武县文广新局)



梓潼县“三免费”拓展文化惠民 ⑴免费文化场所。免费开放辖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10场,为留守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免费上门阅读服务,免费发放书籍1万余册、服务3万余人次。⑵免费公益电影。在全县32个乡镇建成室内固定电影放映点14个,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伍17支,开展主题化公益电影放映,每月推出一个放映主题,注重“配菜”与“点菜”结合,开展公益电影放映3948场(次)。⑶免费文艺汇演。组织机关干部、民间群体、专业队伍等自编自演文艺节目20余个,常态化开展“帝乡文化大篷车”、“扶贫专项文艺演出”等送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公益文艺演出活动10余场、覆盖万余人。(梓潼县文广新旅局)



江油市立足特色资源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⑴规划引领。制定《江油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策划以李白文化产业园为载体的“青莲国际诗歌小镇”和以百年好合爱情谷为依托的“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着力发展“十大文农林旅融合示范区”等文旅项目。⑵文化挖掘。开展非遗资源普查挖掘、登记整理等工作,深挖李白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等特色文化。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项,省、市非遗保护名录30项。⑶品牌打造。高规格承办“国际李白文化旅游节”、“央视秋晚-月圆江油”等大型文化活动,组团参加国际非遗节等文化会展,成功推出“李白诗意绣”、“黄杨木梳”“义新草编”等文化品牌。⑷产业培育。立足文化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投资5000万元建成“中国酱文化观光园”,接待游客15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300余万元;依托涪江丹景石、雾山石等特色文化产品建成“江油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江油市教体文广局)



北川广播电视台“十九大”宣传报道出新出彩 1.策划有新意。成立专题报道机构,整合总编室、新闻部、制播部、文艺部力量,精心做好选题策划,做到“会前有声势、会中有影响、会后有深入”。2.内容有特色。新闻综合频道、文化旅游频道、“直播北川APP”整体发力,围绕“十九大”主题,开设专题、专栏、专题窗口,采用系列报道、人物采访、图片展示等方式,呈现党的十九大动态,播报北川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新信息。3.外宣有精品。提前与中央台、四川台、绵阳台对接,做到精准发力、精准上送。截至目前,已采写上送“十九大”新闻稿70余件,其中,中央电视台用稿5件(《新闻联播》3件)、四川电视台用稿16件、绵阳广播电台用稿30余件,讲好了北川故事,传递了北川声音,彰显了北川正能量。(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广新局)



经开区打造“四翼一中心”法治文化阵地 1.科学规划谋布局。业已完成西翼—绵州驾校“道路交通”法治文化阵地,东翼—滨河广场“生态环保”法治文化阵地,南翼—群丰社区“宪法法律”法治文化阵地,北翼—南山公园“精神文明”法治文化阵地以及中心——餐饮一条街“法”文化墙区建设,形成法治文化全覆盖态势。2.部门联动抓建设。区宣传文化和行政执法部门牵头,集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力量,重点打造“道路交通法治教育基地”“餐饮一条街法文化墙区”“村民法治文化广场”等永久性法治文化阵地,新增半永久性法治文化阵地6处,协调推进餐饮服务区、居民休闲区、商业贸易区等功能区特色法治文化宣传工作,变法治文化宣传“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变“碎片式”“被动式”“传单式”法律灌输为“系统性”“主动性”“阵地性”文化建设。3.条块结合促宣传。以文明城市建设为枢纽,将法治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引导各部门(单位)、村(社区)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作到“月月有主题宣传、周周有群众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宣传常态化。(经开区)















近期,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以及安州、江油、三台、盐亭、平武、北川等县(市、区)文广新局相继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辅导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局办公室)



10月27日,由市老龄会、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主办,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涪城区文广新局、游仙区文广新局承办,涪城区文化馆、游仙区文化馆协办的“喜庆十九大·颂歌献给党”2017年重阳节孝老爱亲文艺演出在绵阳市博物馆广场举行,来自市内各福利院的600余名老人代表观看演出。(文艺科)



10月19日至28日,绵阳新世纪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组织放映队,走进唐家中心福利院、仙海敬老院、魏城镇敬老院、杨家木龙河等9个敬老院,开展“慰老敬老”公益电影放映。(传媒科)



10月25日至27日,绵阳市图书馆及涪城、安州、江油、盐亭、梓潼图书馆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四川省公共图书馆“2017年地方文献工作与研究培训班”学习。(市图书馆)



11月1日,市科技情报所为绵阳市肛肠病医院举办“科技成果信息转化服务平台及科技情报实践技能培训”。(市图书馆)



10月27日,四川省第三届非遗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在绵召开,来自全省各地近200名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参加研讨。(非遗科 非遗中心)



10月27日,市非遗中心组织代管的原艺术中心、歌舞团、川剧团退休职工欢度“九九”重阳节。(非遗中心)



10月30日,省级非遗项目“平武剪纸”传承人谢传昊受邀为来访的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第一中学师生代表团20余人讲授剪纸技艺。(非遗中心 平武局)



10月31日,市级非遗“羌族草编”受邀参加第122届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与美国、日本等客户达成试销意向。(非遗中心)



11月2日,市非遗中心看望慰问重病住院的代管退休职工门朝友,送上中心干部职工爱心捐款7240元。(非遗中心)



10月31日,绵阳非遗项目“绵州吟诵”代表性传承人王传闻受邀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吟诵”讲座。(非遗中心)



10月31日,涪城区文广新局纪检组启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督导工作。(涪城局)



10月26日,涪城区石塘镇568社区书吧邀请四川评书传承人杨文军为社区530余位老人举办“重阳说书”专场演出。(涪城局)



10月27日,涪城区文化馆组织万达艺术团36名文化志愿者走进金峰镇敬老院开展“重阳敬老爱老”文艺慰问活动,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涪城局)



近日,游仙区忠兴镇万鸿颐养院“农家书屋—图书漂流示范点”挂牌,市、区图书馆及乡村图书室赠送图书400余册,提供“漂流图书”1000余册,受到400余位老人热烈欢迎。(游仙局)



截至10月底,安州区已在18个乡镇234个行政村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808场次,影片120多部,观影群众超过30万人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安州局)



近日,安州区图书馆举办别开生面的重阳节活动,邀老一辈图书馆人讲传统、看变化、谈感想,共谋图书馆事业发展。(安州局)



10月26日,江油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青莲小学。(江油局)



11月1日,江油市李白纪念馆顺利通过“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核测评。(江油局)



三台县深入开展低俗互联网文化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已出动执法人员343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53家次。(三台局)



近日,三台县博物馆完成2014—2016年博物馆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大板块近300项免费开放工作指标自查评估和报审。(三台局)



三台县充分利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平台,通过创作表演快板书、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幻灯片等方式,开展“映前宣传十九大 党的政策传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受到观众点赞。(三台局)



近日,“三台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省文物局专家评审委员会初评。(三台局)



盐亭县深入开展“与法同行·百部法治电影进村(社)进学校”活动,已放映法治电影36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8万余人次。(盐亭局)



近日,梓潼县文广新旅局组织退休职工参观两弹城景区,座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共同欢庆重阳佳节。(梓潼局)



近日,梓潼县文广新旅局为结对帮扶大新乡里仁村送去5000株柚子苗,并开展技术指导,扶持该村果林产业发展,惠及村民100余户。(梓潼局)



10月30日,平武县省级非遗项目“虎牙斗牦牛”参加在重庆举办的首届全国千人玩牛大赛获优秀奖。(平武局)



10月30日至31日,平武县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脱贫奔康你我同行”精准扶贫创作采风活动。(平武局)



9月上旬以来,科创区联合阳光家长学校开展“喜迎十九大·传承好家风”百场公益巡讲进小区,已在辖区内11个商住小区开展21场讲座,听课人数达600余人次。(科创区)



近日,科创区创业园街道办组织30余名志愿者开展“快乐阅读 陪伴成长”赠书活动,为辖区54位儿童赠送书籍。(科创区)



近期,高新区各村(社区)相继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展演活动,营造全国第8个“敬老月”浓厚氛围。(高新区)
友情链接

Links

  • pic1-1.png
  • 非遗.jpg
  • pic1-2.png
  • pic1-3.png
  • pic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