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文广新信息快报 2017年 第44期
发布时间:2017-11-19 来源:北川文化馆 阅读次数:1341
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2017年11月17日
本期导读
市级 动态
□绵阳市扎实推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
□我市召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创作暨节目视听评议会
□广州市人大考察团赴绵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县区 动态
□平武县“三大工程”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盐亭县强文化担当做“文旅兴县”大文章
□三台县补文化短板助脱贫攻坚
□游仙区“图书漂流”助力“书香游仙”建设
一句话 消息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黎万恒督查北川文化脱贫攻坚工作等32则
绵阳市扎实推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 11月10日,绵阳市召开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长鹰主持会议并讲话,市文广新局局长胡科安排部署统计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地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绵委宣发〔2017〕100号),进一步细化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统计局、市经信委等14个市级部门和各县(市、区)、园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职责任务,明确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形式、统计范围、统计方法,并就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涉及的具体事项进行了专题辅导。会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产业的重大决策,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体制机制、确保任务落实,形成翔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为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家底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制订全市文化产业改革发展配套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局办公室 文化产业科)
我市召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创作暨节目视听评议会 11月13日~14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联合召开绵阳市第六届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创作大赛工作总结暨广播电视节目视听评议会。市、县(市、区)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负责人及市内新媒体、自媒体、门户网站、电影院线(影城)等机构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在第六届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创作大赛中,市、县广播电视台和新媒体机构以“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为主线,紧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家风家教”“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绵阳”等主题,创作和播出一大批导向正确、贴近生活、创意新颖、表现丰富,既继承传统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充分体现了绵阳主流媒体“净化荧屏声屏、呼应人民心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会议强调,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新媒体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第一堂党课、第一堂政治必修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学懂、弄通、做实”和“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宣传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专业精神,扎实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不断提升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会议通报表扬了市文广新局等14家优秀组织单位、绵阳市广播电视台等8家优秀播出机构、《喜迎十九大 奉献在一线》等40件优秀公益广告作品;省、市广播电视节目评审专家逐一评析了全市10家播出机构的《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栏目,并对24组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选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市广播电视台、江油市广播电视台、涪城区全媒体中心、安州区广播电视台等4家播出机构主创人员交流分享了创作体会。(传媒科 广电事业科)
广州市人大考察团赴绵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1月15日,广州市人大考察团赴绵考察,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季代双、文史委员会主任郭萍、副主任蒋淑梅,市人大市文广新局局长胡科、副局长杨鑫、机关党委书记张静等陪同考察。广州市人大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绵阳市博物馆、天青苑川剧团、绵阳翰雅文化传播公司、江油青莲陕西会馆等历史文化遗产基地,详细了解“古木造型技艺”等绵阳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情况,对天青苑川剧团坚持基地(剧场)常态化演出以及送戏到乡村、进校园、到敬老院等倍加赞赏。考察团表示,绵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保护和利用科学合理,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双方还就历史文化遗产立法保护、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等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达成了互鉴互学共识。(非遗科)
平武县“三大工程”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民族非遗项目保护工程。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建立民间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4类民族文化遗产台账,挖掘整理并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24项。(2)民族传统技艺传承工程。建成虎牙斗牦牛传习所、平武剪纸绵阳传习所和走马羌寨羌绣生产性保护基地;16名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常年带徒传艺,年均培训羌绣、剪纸等传统技艺4000余人次;组团参加各级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10余次;开展“非遗进校园”10余次;举办“清漪江地区庖汤食汇节”“尔玛巧手”“龙安土司文化节”等系列民族传统盛会。(3)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工程。组织艺术创作骨干、文化辅导专干、文化志愿者,开展民族采风、艺术培训、创作辅导等80余次,扶持特色民间文艺团队40个,编演小品、歌曲、快板等节目120余个,涌现出电视文学《虎牙大峡谷》、电视音乐片《大山里飞出民族歌》《白马寨有我美丽的姑娘》等一批全省获奖的民族文艺创作精品。(平武县文广新局)
盐亭县强文化担当做“文旅兴县”大文章 1.做实文化阵地。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国家二级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博物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6个;建成嫘祖文化广场、两江广场、滨江广场等城乡综合文化广场37个;建成农家书屋456个、社区书屋64 个;建成村综合文化活动室456个、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64个,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县覆盖、全面免费开放。2.做强文化队伍。设立每年20万元文化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组织县文联、文化馆、图书馆、摄影协会等200余名文艺干骨干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创作指导服务,培育文艺团队 305 支,获各类文艺奖项 40余个。3.做新文化活动。深挖嫘祖文化、红色文化、字库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举办“喜迎十九大 永远跟党走”主题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祖故里大舞台”特色文化活动、“文化扶贫惠民”专项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文化展演 51场次,惠及群众 60余万人次。(盐亭县文广新旅局)
三台县补文化短板助脱贫攻坚 三台县文广新局坚持重心下移、资源倾斜、分类施策,着力推进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截至目前,已投入专项资金330余万,统一制作“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标识LOGO92块、制度牌108套;为全县46个脱贫村添置音响38套、电视机39台、照相机46部、投影仪38台、电脑40台;配置健身路径8套、乒乓桌48张、篮球架2付;配置图书室阅览桌46张、座椅276把;配置锣鼓26套、二胡80支、板胡16支、唢呐30支、快板16付、电子琴5台;采购龙灯7条、狮子灯5条、马灯4套、采莲船8只、舞蹈扇60把;实现全县46个贫困村广播“村村响”、精准识别后的4246户贫困户电视“户户通”;基本完成贫困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村文化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预脱贫村文化项目建设。(三台县文广新局)
游仙区“图书漂流”助力“书香游仙”建设 (1)“漂流”制度日趋完善。出台《游仙区强化服务功能促进全民阅读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漂流书吧”管理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统一设立资产登记、借阅登记、读者意见台账,做到登记规范,漂流有序。(2)“漂流”对象精准对位。组织文化志愿者分类整理图书馆、农家(社区)书屋提供的6万余册漂流图书,根据不同的阅读群体的需求,对应开展“图书漂流”进景区、进酒店、进农家文化大院、进党员活动室、进学校、进机关、进政务大厅、养老院等活动,确保精准投放。(3)“漂流”成果循环利用。立足便民利民,采取点对点循环流动方式,及时补充更新、轮换或更换“漂流书吧”书籍,建设群众“能来、愿来、想来”的“漂流书吧”,并鼓励群众投放图书参加漂流活动,让更多读者分享自己的藏书和阅读乐趣。截至目前,已开展图书漂流活动7场次,持漂图书10000余册,受益读者两万余人。(游仙区文广新旅局)
11月15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黎万恒督查北川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应急广播等文化脱贫攻坚项目,指导脱贫攻坚国家验收迎检工作。(广电事业科 北川局)
11月16日,市文广新局党组召开第五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科作“十九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专题报告。(党办)
11月9日,市文广新局、市群工局、三台县委、潼川镇政府和解放村两委联合召开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全力推进驻村帮扶“百日攻坚”工作。(监察室)
11月10日,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会召开,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统计局、市经信委等14个市级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责任部门和县(市、区)、园区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参会。(产业科)
11月14日,我市举办基层文艺骨干音乐创作培训班,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40余名文艺骨干参加培训。(文艺科 市文化馆)
11月9日,市文广新局召开推进公共无线wifi建设协调会,指导四川广电网路绵阳分公司、长虹公司、九州公司开展试点合作,为全省共无线wifi建设提供绵阳方案。(广电事业科)
11月14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召开文物安全与文物执法培训会,各县(市、区)文物分管局长、文管所负责人及文化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培训。(执法支队)
近日,市图书馆王智群、姜华、胡江等撰写的5篇论文在第四届西部公共图书馆联盟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获奖。(市图书馆)
11月9日,我市召开非遗名录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31个专家评审组推荐的31个拟列入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非遗中心)
11月10日至12日,绵阳非遗项目“平武剪纸”“羌绣传统刺绣工艺”“羌族草编制作工艺”在四川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上取得参展非遗产品销售额第二名的好成绩。(非遗中心、平武局)
11月13日-17日,绵阳非遗项目“平武剪纸”受邀参加蒙古国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非遗展览展示活动。(非遗中心 平武局)
11月13日,市非遗中心党支部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民主生活会。(非遗中心)
涪城区创新文化市场普法宣传,建立文化市场经营者“微信普法群”“微信电视台”,精心制作法治宣传视频和普法图文信息,面向全区歌城、网吧等文化娱乐行业法人、安全员作定向普法宣传,收到良好效果。(涪城局)
近日,涪城区文化馆美术干部王在伟油画作品《微风拂过》入选四川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暨第三届群星璀璨四川省群文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并获优秀奖。(涪城局)
11月11日,2017中国·游仙“川仙杯”全国钓鱼邀请赛暨乡村文化旅游节在云凤乡柏荣村开幕,来自全国各地190余名钓鱼高手参赛。(游仙局)
11月14日,游仙区文化馆志愿者走进西山公园传递爱心,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游仙局)
近日,游仙区文广新旅局出品的微视频《百里生态画卷 大美蜀中游仙》和平武县广播电视台原创电视音乐片《白马寨有我美丽的姑娘》,获2017年四川省网络视听作品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优秀奖,全省共30件作品获奖。(游仙局、平武局)
11月10日,江油市文化馆党员文艺小分队赴雁门镇贫困村柳坝村、大桥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向柳坝村捐增电脑、电视机、彩色复印机各1套,辅导培训大桥村舞蹈爱好者40人。(江油局 )
11月15日,江油市举办第三届李白故里·小小讲解员比赛,67名小小讲解员以实景讲解方式尽显讲解才艺。(江油局)
11月10日,江油图书馆与江油武警中队联合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党课,赠送相关书籍和学习材料120册。(江油局)
11月13日,四川省2017年“书香天府·农民读书月”启动仪式筹备工作会在三台县举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到会指导。(三台局)
11月15日-17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hina 24》栏目组深入三台县双乐乡采访拍摄,面向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播解决贫困问题的“三台方案”,“坝坝电影”、广场舞展演、民俗表演等乡村文化建设实景分外引人注目。(三台局)
11月16日,王友军副局长率队检查验收梓潼县贫困户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等脱贫攻坚文化项目。(梓潼局)
11月15日,高新区党群部、河边镇政府与绵阳市博物馆、涪城区文广新局共同制订河边镇汉代崖墓群保护工作方案。(高新区)
截至10月,高新区已经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16场,提前年度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目标任务。(高新区)
11月12日,科创区举行“全民阅读·阳光朗读者”活动,200余个家庭参与,38个家庭获倾情朗读奖。(科创区)
近日,绵阳市图书馆与科创区签订《绵阳市主城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协议》,启动社区书屋开展图书编目工作。(科创区)
近期,科创区开展全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对辖区内所有文化产业企业进行了摸底排查。(科创区)
近日,经开区启动“绵阳城南·经开风情”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市内外征集挖掘历史文化、展示人文风情的优秀作品并结集出版,增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文化自信。(经开区)
近日,经开区全面完成综合文化站、农家(社区)书屋等公共阅读服务场所配备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读物工作,新增学习辅导读物350册、挂图50套。(经开区)
11月16日,经开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会同区财政、松垭镇政府等单位开展广播“村村响”专项检查,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有线广播传到千家万户。(经开区)
11月17日,经开区通过为期一周的摸排调查,基本完成全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