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文广新信息快报 2017年 第46期

发布时间:2017-12-03     来源:北川文化馆     阅读次数:1349
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2017年12月1日















本期导读















市级 动态























□绵阳市推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创作







□绵阳“非遗”年内六出国门展“匠心”







□绵阳汉阙恢复性修缮工程通过初验







县区 动态















□涪城区“扫黄打非”网格管理基层全覆盖







□北川“六大行动”推进广播电视脱贫攻坚







□江油突出“三个重点”做实文化惠民扶贫







□平武用活特色资源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三台县文广新局“四抓手”筑牢廉政文化根基















一句话 消息







□市文广新局精准扶贫联系村——三台县潼川镇解放村荣获四川省2017年“文化扶贫示范村”等34则























绵阳积极推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创作 11月28日,市文广新局召开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主题创作和现实题材创作工作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科解读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论述并部署文艺创作工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鑫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勇出席会议,市局相关科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文广新局主要领导及文化馆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强调,全市文广新系统干部职工要站在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文化定位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方略,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绵阳文艺创作方向,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创作一批、上演一批、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绵阳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实际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学思践悟,创新进取,为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贡献文化力量。要求会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精力抓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创作和现实题材创作“七项工作”。一是按照《市文广新局党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要求,市、县(市、区)文化单位要制订相应的细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学习步骤、具体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在全市文广新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高潮。二是以即将启动的2018年元旦春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城乡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充分发挥文艺领军人才(团队)的作用,组织创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有深度、有力度的讴歌新时代的文艺作品,重点抓好舞台艺术精品的打造。四是结合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加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组织各方面文艺骨干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创作一批“接地气、颂新风、传播正能量”的现实题材优秀文艺作品。五是积极做好即将举办的四川首届农民画展和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音乐创作组织工作,力争推出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佳作。六是按照“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七是积极推进包括大禹、李白在内的首届四川历史名人工程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工作。(文艺科)







绵阳“非遗”年内六出国门展“匠心” 2017年,绵阳非遗项目不仅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重大展会频频出彩,还先后6次走出国门,向世界活态展示绵州传统技艺,成为绵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头戏。4月20日,“平武羌绣”代表性传承人沈艳燕应邀参加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第八届“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展示羌绣艺术和羌茶文化;7月7日~9日,“羌族草编制作技艺”“羌茶手工制作技艺”受邀参展第38届日本东京都荒川区传统技术展及传统手工技艺交流文化活动;8月10日~14日,“平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谢成飞受邀参加由圣彼得堡美术协会、俄罗斯国立宾美术学院主办的“画坛翘楚——中国画全球巡回展”;11月13日~17日,“平武剪纸”赴蒙古国参加非遗展览展示;11月1日~17日,“涪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黄英受邀赴美国马里兰州进行为期16天的“世界艺术家经验分享”教学交流活动,为当地院校、小学、社区及老年活动中心传授中国“剪纸”艺术;11月29日,北川非遗项目“羌族水磨漆艺”“羌绣传统刺绣工艺”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三国开展为期9天的文化交流活动。截至目前,绵阳市已有葫芦雕绘、鑫田粮艺、玉龙化石雕刻、文昌年画等30多个特色非遗项目走出国门,相继在美国、芬兰、新加坡、法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进行展示展销和文化交流,业已成为四川省非遗出国门的重要基地。(市非遗中心)







绵阳汉阙恢复性修缮工程通过初验 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绵阳汉平阳府君阙(又称汉阙)恢复性修缮工程进行初步验收。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对该项工程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绵阳汉阙恢复性修缮工程符合方案设计,施工方严把质量关,材料选择谨慎、技术手段标准,遵循文物保护原则,最大程度保留了文物原状,同意通过初步验收。绵阳汉阙恢复性修缮工程于2016年3月启动,历时1年8个月,对汉阙本体进行了病害预防处理、苔藓清除、脱盐处理、加固等技术保护,解决了文物本体各类病害及因“5.12”地震带来的阙体扭曲。同时,还修建了文物保护棚为阙体遮雨避日,完善了排水系统,安装了电子监控,增设了保护围栏,并在周边围墙雕刻汉代车马图,使修缮后的汉阙清爽大方,整体风格与绵阳科技馆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绵阳市博物馆)























涪城区“扫黄打非”网格管理基层全覆盖 涪城区“扫黄打非”办联合区综治办推广铁牛街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区(村)网格化管理目标工作经验。(1)细化网格。按照“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重心下沉”原则,每个社区(村)以500户左右区域为标准设置1个网格。(2)定人定责。按照“人到格中去”原则“定人定责”,社区(村)确定1名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员,明确网格管理员的职责内容,确保包管到位,并在社区进行名单公示,便于联系群众。(3)全域覆盖。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延伸,全区镇乡、街道统一实行网格化管理,200余名基层网格员基础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网格员承担综合治理和“扫黄打非”双重巡查监管职责,覆盖率达100%,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全方位、精细化长效管理。(涪城文广新局)







北川“六大行动”推进广播电视脱贫攻坚 (1)信号覆盖“零死角”。新增投资500万元,坚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实施原则,采取“先关外、后关内、先山下、后山上、先集中、后散户”的推进措施,统筹有线、无线、直播卫星等三种覆盖方式,新建广播电视光纤线路240公里,形成主干线600多公里、分干线1200多公里、入户同轴4000多公里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实现全县93个贫困村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确保了全县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零死角、无盲区。(2)免费建卡“零遗漏”。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免初装费、免费送机顶盒、免收视费、送直播卫星设备”等兜底政策,按照“户申报、村(社区)公示、乡(镇)审核、县补贴”程序,逐一落实免费建卡,确保“一户不漏、无一例差错”,让全县69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免费享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3)智能服务“零距离”。新增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上线北川“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汇聚羌歌羌舞、民族民俗、羌魂沙朗、广场舞蹈、大型活动、远程教育等20余项文化项目和民间故事、文学名著、儿童读物、北川旅游、羌族美食等1万余种电子图书,用户只需轻摁遥控板,就能足不出户享受海量文化大餐,日均超过2000人观看羌文化传承直播教学、收听收看羌民俗博物馆线上讲解。(4)广电宣传“零失误”。新增投资200万元,完成北川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高清化升级改造,上线“直播北川”手机APP,开设“脱贫攻坚直通车”“脱贫攻坚面对面”“脱贫攻坚进行时”“学习十九大、脱贫奔小康”等14个专题和专栏,做到脱贫政策宣传准确无误、致富典型可赶可敬、农技知识可学可用、广电节目全时段、全天候、零失误。(5)线上线下“零障碍”。抓“智慧广电·高清绵阳”专项改革契机,建成农村电视商城服务体系,促成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无缝对接,并利用羌历年、少儿“金话筒”、广场舞大赛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实现北川农特产品通过广电网络线上线上销售零障碍。(6)服务用户“零投诉”。建立广电网络公司+社区服务部+乡村服务站+村服务点“四位一体”服务网络,让贫困户听好广播、看好电视、用好智慧广电、迈上致富路,全县用户服务满意率连续3年保持在98%以上。(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广新旅局)







江油突出“三个重点”做实文化惠民扶贫 (1)建好文化服务中心。新增投入90万元,严格按照《四川省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内容和考核标准(试行)》,做好调查摸底和方案编制,加快项目施工建设,确保在12月初完成武都镇永放村、小溪坝镇鲜花村等45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配齐文体活动器材。(2)办好文化惠民活动。坚持文化资源向贫困村倾斜,文化活动向贫困村汇聚,招募 13名文化志愿者分赴13个乡镇的贫困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组织“送文化下乡”小分队到25个贫困村开展专场文艺演出;组织市文化馆、图书馆、李白纪念馆、红军文物陈列馆等文化单位对口帮扶45个贫困村开展文化活动。(3)抓好广电民生工程。完成 20个贫困村广播“村村响”建设,实现45个贫困村电视“户户通”,凡未看上电视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均由省广电网络江油分公司免费配置1台机顶盒,确保所有贫困户均无障碍收看电视,且每月能观看至少一场公益电影。(江油市教体文广局)







平武用活特色资源拓展文化发展路径 (1)创作一批文化精品。设立民族文化题材类作品创作专项资金,以平武县四个“活化石”(白马人—人类活化石,大熊猫—动物活化石,珙桐—植物活化石,报恩寺—文化活化石)及白马文化、羌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为依托,创作白马民族文化专著《白马部落》《白马人之书》以及民族文化题材专辑《美在白马》《天佑故乡》等,现均已出版面世。(2)推出一批文创产品。深挖平武县生态、民族、熊猫、报恩及土司文化等文化内涵,成功研发平武剪纸、羌绣、曹盖面具、花腰带、报恩文化产品等系列文创产品。其中,平武剪纸、平武羌绣等非遗文创产品受邀参加首届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四川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等进行活态展演,并相继走进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展示展销。(3)打造一批文旅融合项目。主动融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依托四川白马王朗旅游投资公司、平武县走马羌寨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等文化旅游企业,开发利用白马、虎牙、平通、豆叩等藏羌民俗文化,每月一主题,相继举办冰雪文化节、庖汤美食文化节、平通梅花节、绿茶文化节、土司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开展“非遗进景区”、“扶贫日”专场演出、“红色文化进革命老区”、流动图书车惠民行等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平武文化旅游内涵。(平武县文广新局)







三台县文广新局筑牢廉政文化根基 (1)环境示廉。充分利用文化载体,通过直播三台AAP、微观三台公众号、三台新闻网等开展廉政宣传,营造廉政文化大环境;在机关办公楼设立廉政文化走廊、廉政文化宣传栏,张贴廉政格言警句,营造廉政文化小环境。(2)教育促廉。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打铁还需自身硬》《迟来的忏悔》等警示教育片,通报全国“两案”案例和县内查处的违规违纪案例,累计发送节假日廉洁短信提醒500余条,分层次进行廉政谈话200余人次,做到廉政提醒常态化。(3)制度保廉。完善廉政制度,细化分解廉政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落实重要岗位、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廉等政风险点专项防控措施,以制度机制确保“不碰黄线、不踩红线”。(4)监督束廉。建立纪检组、监察室、基层专(兼)职监察员三个层级的内部监督体系,综合运用日常检查、专项督导、廉政谈话等手段,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将违纪违法现象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三台县文广新局)































11月29日,市文广新局党组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办)







11月29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与涪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市经信委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成功端掉位于跃进路“九州1958”的一处“黑电台”,该案正在依法调查处理中。(市支队)







11月28日,市文广新局、市文化馆携手天青苑川剧团在铁牛广场举办欢庆十九大胜利召开戏曲专场演出。(文艺科 市文化馆)







11月30日,市图书馆党总支开展“学习十九大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市图书馆)







11月24日—26日,绵阳非遗项目“潼川豆豉酿制技艺”受邀参加在兰州举办的首届中国清真食品博览会。(非遗中心)







11月29日~12月7日,绵阳非遗“羌族水磨漆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红志、“羌绣传统刺绣工艺”传承人杨华娟受四川国际商会邀请,参加“万企出国门——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化交流”,全省共23位农村手工艺大师受邀参加。(非遗中心)







11月29日~12月1日,绵阳非遗项目“羌绣传统刺绣工艺”“羌族草编制作工艺”亮相2017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非遗活动展。(非遗中心)







11月29日~30日,“羌族草编制作工艺”3位残疾传习弟子分别夺得绵阳市首届残疾人技能大赛金、银、铜奖。(非遗中心)







11月30日,市非遗中心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文建芝作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报告。(非遗中心)







11月22日,市艺术剧院原创多媒体儿童剧《哪吒》走进跃进北路七一小学,开启21场校园公益巡演出序幕。(艺术剧院)







11月1日—16日,应美国“世界艺术家体验组织”邀请,“涪城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英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马里兰州、西弗吉尼亚州、特拉华州等地学校、社区举办数十场剪纸讲座,参与市民逾2000人。(涪城局)







11月28日,涪城区“讴歌新时代唱响十九大”传统文化进集市活动在丰谷镇成功举行。(涪城局)







近日,涪城区在全区农家书屋设置十九大报告读本、党章、党规等专门书架和读书专区,方便农村群众随时学习。(涪城局)







11月28日,“涪城区文化志愿者协会”在区文化中心正式成立。(涪城局)







11月25日,游仙区文化馆广场舞代表队在成都海宁皮革城参加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17 舞动冰雪(第二季)广场舞蹈大赛排位赛,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晋级总决赛。(游仙局)







11月29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副处长毛玉梅率队检查江油市城市影院管理工作。(江油局)







11月28日,市文广新局王友军副局长率队检查验收江油市2017年广播电视脱贫攻坚和民生工程项目。(江油局)







11月24日,江油市川剧团、江油市文化馆联合创作的新编川剧《审英雄》获得中华颂“长丰杯”第八届全国戏剧小品曲艺大展金奖。(江油局)







近日,安州区文广新局投入近4万元,采购《党的十九大报告单行本》等4类主题读物2808本配送234个农家书屋。(安州局)







近日,根据《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经过县申报、市推荐、省级评审和实地抽查、公示等程序,三台县潼川镇解放村被评为四川省2017年“文化扶贫示范村”。(三台局)







近日,三台县图书馆推出“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图片展。(三台局)







11月30日,三台县图书馆启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序幕,700余名干部群众踊跃参加阅览分享。(三台局)







11月30日,三台县文广新局“送文化下乡”戏曲专场演出走进联系帮扶村——观桥镇天灯村,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进村入户。(三台局)







近期,三台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开展“严排查、保安全、抓治理、查隐患”文化经营场所安全隐患大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29人次,检查经营单位78家,整改问题 6 处。(三台局)







11月26日,“梓潼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罗智婉创作的“中华龙”文创产品及新著《梓潼年画》亮相省作协作品研讨会,受到川内著名诗人、诗评家好评。(梓潼局)







11月26日,梓潼县书画协会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及书画交流笔会″活动。(梓潼局)







11月29日,梓潼县文广新旅局和马鸣乡政府联合举办为期7天的马鸣阳戏培训班,60余名马鸣阳戏爱好者参加培训。(梓潼局)







截至11月下旬,北川广播电视台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国家专项资金16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0万元),全面完成新闻综合频道高清升级改造。(北川局)







11月29日,在文化部指导、文化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上,北川羌族自治县“欢庆羌年”荣获2017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众文化品牌称号。(北川局)







近日,高新区“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火炬中学,以朗诵、歌舞等文艺形式,宣传弘扬廉洁文化。(高新区)







11月25~26日,高新区举办“走进新时代”书法作品大展,包括家风家训书法精品展、送福进万家笔会等多个项目。(高新区)







11月24日,“中国科技城(绵阳)科创区首届微电影艺术节”在科创区创新中心落幕,100余件微电影作品参赛。(科创区)







近日,仙海区为辖区17个农家(社区)书屋配送《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等主题读物153册,方便基层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仙海区)







近日,仙海区全面完成辖区9家涉文企业(“三上”企业3家)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纳税额等的统计工作。(仙海区)
友情链接

Links

  • pic1-1.png
  • 非遗.jpg
  • pic1-2.png
  • pic1-3.png
  • pic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