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文广新信息快报 2018年 第44期

发布时间:2018-12-08     来源:北川文化馆     阅读次数:1340
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2018年12月7日



本期导读



市级 动态





□ 绵阳四路径提升文化民生工程实效

□绵阳市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



县区 动态



□三台县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扶贫行动

□江油市多举措推动图书馆提档升级

□梓潼县三路径提升农家书屋社会效益

□经开区多举措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监管



业界 简讯

□市文广新局组织党员干部旁听法院公开庭审深化警示教育等38条









绵阳四路径提升文化民生工程实效 截至11月底,绵阳市已投入文化民生资金5368.284万元,在提前完成10项省级、市级文化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的同时,探索形成了文化民生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的“绵阳路径”,有效提升了文化扶贫惠民专项的实施效能和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1)设施建设提标扩面。在完成33个行政村广播“村村响”、4619户电视“户户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逐一落实142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电视收视费减、免政策,改建、新建228个拟退出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确保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均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2)免费开放以需定供。扩大免费开放范围,除免费开放10个图书馆、10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29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外,新增免费开放2726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社区)书屋,且全部实行错时延时免费开放、节假日全程免费开放,满足更多群众文化需求。(3)公益电影点单配送。完成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9577场,全面推行“点单+配菜”模式,在群众“点单”放映的基础上,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配送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电影,紧扣农村农时农事配送科学种养殖科教电影,全方位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4)文化服务共建共享。采取“请上来、送下去”方式,举办文化专干、群众文艺骨干培训班12期;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送文艺、送戏曲到乡镇(社区)60场,完成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104场。其中,政府采购基层文艺团队及群众自编自演的本土原创文艺节目数量达到47%,极大地激发了城乡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共享文化成果的热情和动力。(局办公室 规划财务科)

我市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 2018年11月中旬至2019年2月中旬,绵阳市相继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包括重大主题活动、慰问演出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等4大类别近200场次,全面展示绵阳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历程、巨大成果、宝贵经验,大力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提升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1)重大主题活动唱响主旋律。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举办“越舞越好看”广场舞大赛、“悦动青春”校园文艺展演、“永恒的旋律”交响音乐会、“回眸40年、拥抱新时代”诗歌朗诵会、“回眸40年、歌唱新时代”合唱音乐会、“辉煌40年、奋进新时代”迎春诗会、“百花齐放、群星璀璨”文艺精品展演周、“奋斗的历程、辉煌的成就”图片展、“缤纷绵州、水墨涪城”名家书画邀请展等大型主题文化活动;持续举办市委市政府春节团拜会、迎春灯展花展、庆元旦群众文艺调演、春节综艺晚会、军地联欢晚会、少儿“金话筒”选拔赛、百姓春晚、网络春晚等传统品牌文化活动。市级大型主题文化活动累计16项,30余场次。(2)慰问演出活动惠及城乡群众。以文化扶贫惠民为主旨,市、县(市、区)整体联动,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三下乡”集中活动,广泛开展送文化到贫困村、困难企业、敬老院(福利院),进军营、进社区、进景区等慰问演出活动,同步开展为基层群众送公益电影、送图书、送农科资料、送“春联”、送“福”字等文化进万家活动。全市开展文化暖冬惠民活动预计超过100场次,惠及拟退出贫困村和城市困难家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民俗文化活动作浓乡音乡情。深入挖掘“我们的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以在绵阳城区铁牛广场集中开展“欢乐闹元宵”大型民俗展演活动,在各县(市、区)开展龙灯狮舞、高跷闹春、民俗巡游、新年登高、文化庙会以及皮影戏、布单戏、高抬戏、阳戏、剪纸、面塑等本土民俗展演活动,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当地文化特色,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推动绵阳800余项优秀非遗项目“活起来、传下去”。市、县(市、区)预计开展大型民俗展演活动60余场次。(4)群众文化活动凸显文化年味。元旦春节期间,全市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27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700余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社区)书屋等照常实行错时延时免费开放,并积极组织当地群众走进公共文化场馆,参加新春读书会、坝坝茶故事会、经典诵读、文艺表演、游园猜谜、歌咏会、广场舞、公益讲座等群众文化活动,均等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局办公室 文艺科)





三台县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扶贫行动 (1)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建成62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站率达到100%,所有文化站均配备培训桌椅、电脑、音响、图书、服装道具、健身器材等设备,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省级一级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二级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三级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建成62个图书发行网点、93个公共阅报栏,22个乡镇电影院、4个乡镇固定放映厅(固定座椅10720座)、932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建成45个村数字化IP应急广播,932个村有线广播,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建成932个农家书屋、110个社区书屋,全县农家(社区)书屋藏书达到177万册;建成932个信息共享室、村广播室,全县932个行政村8206个自然社实现数字电视整提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5.64万户,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2)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依托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载体,围绕科学种养殖、农村电商经营等,开展致富技能培训、送书下乡等文化扶贫活动。累计赠送政经类、科技类、文化类、生活类、少儿类等图书35000余册;举办“梓州艺术讲堂”11期,培训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深入30余个镇乡指导第二届农村文艺调演参演节目120余个,辅导文艺爱好者和文艺骨干3000余人次,新招募文化志愿者500余人,确保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全覆盖。(3)群众文化活动多样化。挖掘“我们的节日——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梓州大舞台”等特色项目开展节庆、民俗等系列活动30余场,开展送戏下乡50余次,服务群众50万余人次。通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强化扶贫政策、农业技术、普法、科教等主题宣传,1-11月放映公益电影11184场次,受益群众70万多人次。(三台县文广新局)

江油市六项措施推动图书馆提档升级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文风街和诗城路两处馆舍,面积达7000平方米,拥有各类藏书375804册、阅览座席935个、计算机121台。(2)创新运行管理模式。2012年5月新馆开馆以来,新馆、老馆同时实行通借通还免费开放服务,全年365天不休;2017年与四川幼专共建共享图书馆后,再次延长开放时间,由每天开放8小时增加到11小时。(3)拓展读者服务领域。变“坐等读者上门”为“主动走近读者”,打造“书香江油·全民阅读”“我们的节日·专题阅读”等品牌推广活动,全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61次,直接受益读者超过5万人次。(4)推进总分馆改革。采用“云图书馆”系统管理模式,搭建系统管理平台,现已安装10家管理系统,剩余分馆将有序完成系统化管理,逐步实现总分馆通借通还。(5)扩展数字图书资源。采用手机APP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现代服务手段,实现即时共享数字资源。新设立 24小时自助借阅机1台、朗读亭设备1台、报刊阅读机2台、云屏数字借阅机1台、超星移动图书馆2台、中文在线1台、政务信息公开查询机1台、智慧广电展示展示系统1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内容更新及时。(6)丰富地方特色文献。依托江油市地方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建立数字李白文献特藏库,设立地方文献陈列室。(江油市骄体文广局)

梓潼县三路径提升农家书屋社会效益 梓潼县坚持“建、管、用”相结合,着力提升农家书屋管理运行水平,发挥更大社会效益。(1)农家书屋建设档升级。以图书补充更新和数字化改造为重点,每年以不少于60册的标准对全县329个农家书屋进行图书补充更新,年均补充更新图书近2万册;有序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改造,形成实体图书与数字图书齐头并进发展趋势。目前,全县所有农家书屋藏书量均已超过2500册/家,且普遍实现数字化阅读。(2)全民阅读活动常态开展。以保障开放时间、举办阅读活动为重点,最大限度满足农村群众阅读需求。所有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均不少于40小时,节假日延时开放,特殊情况随到随开放。利用寒暑假、春节农民工返乡等特殊时间段,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我的书屋·我的梦”阅读征文活动、“书香之家”评选活动、“改革开放40周年朗诵比赛”等主题阅读活动,使农家书屋成为乡村群众农闲时重要聚集地。(3)文化志愿服务引领阅读。招募文化志愿者充实基层文化队伍,为全县329个农家书屋配备专(兼)职书屋管理员,年均举办书屋管理业务培训2期,推动农家书屋管理员和文化志愿者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好示范引领和推广宣传作用。(梓潼县文广新旅局)

经开区多举措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监管 经开区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切实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监管。(1)注重统筹协调,完善安全工作机制。印发《经开区2018年文化娱乐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方案》《经开区文化娱乐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成立由辖区各镇、街道、食药监、公安、工商、消防组成的的文化娱乐行业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落实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项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2)注重普法宣传,推进依法管理。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城南法治文艺汇演”“12.4”国家宪法日等集中普法宣传活动;在金楠天街广场、板桥社区法治广场等地常态化举办文化市场领域安全知识专题宣讲;向辖区文化市场经营业主发放“扫黄打非”法律法规读本、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以及版权保护等法律法规资料1000余份,形成“自觉学法、主动守法、办事用法”的浓厚氛围。(3)建立安全台账,细化安全监管措施。实行文化经营单位更新台账、文物安全监管台账、文化娱乐场所安全检查台账季报制度。1—11月,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0余人次,对辖区网吧、KTV、影院、文物等70余家场所开展安全检查15次,整治违规违章行为23起。(经开区宣传文化中心)



12月3日,市文广新局机关党员干部及直属单位班子成员40余人旁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绵阳某医院单位受贿案件公开审理,“零距离”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局党办)

12月4日,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勇率队参加“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和法治绵阳建设宣传周广场宣传活动,发放《“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简明读本》《著作权法》《非遗保护法》《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宣传资料300余册,接待法律咨询服务100多人次。当天,各县(市、区)文广新部门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营造了浩大的宣传声势。(局办公室 江油局、三台局、北川局)

12月5日,由成都、绵阳等10个市(州)文广新局共同主办的成都区域合作城市联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完成作品征集,绵阳市上传文化创意作品200件,作品数量超过成都近一倍,排名市(州)中第一。(文化产业科)

截至11月底,绵阳市累计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39578场次,观影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传媒科)

截至11月底,绵阳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87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票房收入,居全省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二名。(传媒科)

12月6日,绵阳原创出品微电影《萤火》获“中国梦.劳动美”第五届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铜奖及最佳编剧单项奖。(传媒科)

11月25日至28日,绵阳非遗“史派川菜”传承人罗仕富代表绵阳市参加在泸州市举办的第二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中式烹饪”项目一等奖,大赛组委会授予“四川工匠”称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授予“四川省技术能手”称号,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非遗科 非遗中心)

11月30日至12月1日,绵阳非遗项目羌族服饰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何国良作品“羌族服饰”,参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2018“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非遗科)

12月1日至3日,北川羌族草编制作工艺传承人王兴碧、白长军参加“四川技能大赛——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手工业类竹制品加工(竹编)项目比赛获二等奖。(非遗科)

12月1日,绵阳非遗“羌族草编”受邀参加第23届米兰手工艺博览会(Artigiano in Fiera),代表性传承人江福容在国际知名展馆Rho Fiera现场展示北川草编技艺。(非遗科 非遗中心)

11月30日,绵阳市吟诵学会参加在宁波市江北文化中心举办的“2018中华吟诵大会·慈风孝行”高端论坛。(非遗科)

11月30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召开绵阳城区娱乐场所经营业主法律法规培训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近150名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参加培训。(市场科 市支队)

12月1日,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等主办的“我青春 我健康”全国青春健康舞台剧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绵阳市文化馆创作排演的小品《爱,往前一步》获总决赛二等奖。(市文化馆)

11月30日,“新时代·蜀少年”2018年四川省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绵阳赛区决赛落幕,绵阳市文化馆选送的朗诵节目《送你一片李白的月光》获语言类展演特等奖。(市文化馆)

12月7日,绵阳市基层文艺骨干广场舞推广及文化志愿者培训班开班,市、县(市、区)文化馆舞蹈专干、群众文艺团队骨干成员80余人参加培训。(市文化馆)

12月7日,市文化馆在三台县潼川镇解放村举办农村群众文艺骨干舞蹈培训,培训乡村文艺骨干30余人。(市文化馆)

12月5日,市图书馆、绵州历史文化普及基地邀请原李白纪念馆馆长、副研究员丁稚鸿作《传统诗词创作的几点体会》公益讲座,200余名诗词爱好者聆听讲座。(市图书馆)

11月29日至30日,绵阳市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周健、副馆长都云昆率骨干团队赴成都各大博物馆学习,开展文创产品研发、展览策划、内容形式设计及文物保护等重点工作研讨。(市博物馆)

12月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平武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编著的《四川平武土司遗珍——明代王玺家族墓出土文物选粹》正式出版发行。(市博物馆)

12月5日,绵阳市博物馆召开引进临时展览策划研讨会,加快推进开年引进大展“风云际会—四川博物院藏近现代名家书画联展”筹备工作。(市博物馆)

11月30日,涪城区图书馆与东辰一小联合开展“阅读,终身的承诺”课程实践活动,邀请知名编剧苏东峰现场指导,5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涪城局)

12月7日,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科,局党组成员、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谢刚等到安州区雎水镇、黄土镇社区戒毒康复站和花荄戒毒康复中心督导禁毒工作,并赠送打印机等办公器材。(安州局)

11月30日,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业率队到安州区调研指导“扫黄打非”和新闻出版工作。(安州局)

安州局坚持“学”字当头、“照”字为准、“合”字为要、“建”字为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行业法律法规学习培训50次、新创编各类法治文艺作品20余个、开展法治宣演活动30余场次,检查文化市场主体595家次、立结案7件。(安州局)

截至11月底,安州区组织各乡镇文艺志愿者创编歌舞《法治春天》、小品《你来当法官》等法治文艺作品20余个、开展不同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次。(安州局)

12月4日,安州区文广新局开展第18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发放《宪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治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安州局)

12月7日,江油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举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闭卷考试),以网吧、歌舞娱乐、营业性演出、广播影视、文物保护、新闻出版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执法本领。(江油局)

12月6日,三台县文广新局举办“珍惜生命 远离火灾”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邀请绵阳市政宣消防知识宣传中心特级教官作专题讲座并现场指导灭火器具操作。局机关、局属各单位负责人、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等近百人参加培训。(三台局)

12月6日,三台县举办2018年梓州艺术讲堂第九期、第十期讲座,邀请四川省文化馆副馆长唐健春、四川省文化馆舞台艺术部主任罗涛为全县文化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授课。(三台局)

12月4日,盐亭县文广新旅局采用公益电影映前宣传、展播优秀法治节目以及户外大屏、标语等方式,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和法治盐亭宣传月活动。(盐亭局)

11月27日至28日,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嵩龄率专家调研组到梓潼县调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保护利用和申报国保工作。(梓潼局)

12月4日,省级非遗项目大新花灯传习所授牌仪式在梓潼县大新乡小学举行。(梓潼局 非遗中心)

近日,梓潼县2018年摄影采风暨专业培训在石牛镇安康村启动,50余名摄影爱好者参加活动。(梓潼局)

11月24日至12月4日,平武县“2018年送戏下乡”活动在全县20个乡镇有序上演,经典川剧折子戏《岳母刺字》、新编川剧小品《我要脱贫》等精彩剧目赢得乡村群众一致好评。(平武局)

12月3日至4日,平武县组织文艺骨干到黄羊乡、水晶镇、高村乡及龙安镇义佛山村开展文艺采风活动,并向当地村委会赠送《白马民歌集》及书画作品。(平武局)

截至11月底,北川羌族自治县已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送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50余场次,覆盖所有乡镇、村(社区)。(北川局)

12月5日,科创区召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座谈会,20余家文化企业负责人参会。(科创区)

科创区创新文化领域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将带消防安全教育电脑壁纸设置为辖区各网吧的电脑桌面,有效增强了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科创区)
友情链接

Links

  • pic1-1.png
  • 非遗.jpg
  • pic1-2.png
  • pic1-3.png
  • pic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