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的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讲座培训活动与北川2024非遗年会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羌族文化发展。非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情感。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羌族文化的发源地,目前拥有108项非遗项目,涵盖省、市、县三级传承人244名。近年来,国家对非遗保护日益重视,北川非遗事业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国家级认证项目5项,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
本次年会汇聚了非遗领域的专家、传承人和文化企业代表,共同探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北川羌族自治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牛义贵总结了2024年协会工作,回顾了过去的成果与不足,并展望未来方向。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郭桂玲女士在发言中强调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对北川非遗事业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环节,并提出四点希望:深入挖掘非遗价值、弘扬羌年文化、找准非遗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以及建立温馨的非遗人家园。郭女士坚信,只要保持初心、埋头实干,羌族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贡献力量。协会副会长黄强宣读了成立传统技艺专委会及非遗研学专委会的决定,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常委、曲山镇党委书记丁猛先生讲话并宣布年会正式开始。
年会期间,与会嘉宾欣赏了多场精彩的文艺表演,包括羌族山歌、羌笛演奏及传统茶艺展演,展现了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午的学术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这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与建议。此外,与会嘉宾还实地参观了非遗中心和北川苔子茶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了解非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此次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讲座培训及北川2024非遗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北川非遗的丰富内涵,也加强了非遗领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携手,推动羌族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