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诞辰4144年祭祀活动

发布时间:2017-07-29     来源:北川文化馆     阅读次数:1808
2017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初六),是华夏人文始祖-古代治水英雄大禹诞辰4144周年纪念日。大禹降生地——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举行了盛大的民间祭祀活动,以表达羌人对大禹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同时,禹穴沟景区当天实行门票半价优惠。







据文献记载、现存遗迹印证、专家学者考证、民间传说故事、民间习俗传承,认定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禹穴沟景区是古代治水英雄、华夏文明的奠基者、羌民族的祖先大禹的诞生地。2007年北川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大禹文化之乡”,2009年北川“大禹祭祀习俗”成功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禹的传说”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禹里镇是大禹永久祭祀地之一。201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六,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在北川禹里镇民间祭祀大禹活动现场宣读了关于同意把北川禹里和绍兴禹陵作为大禹祭祀地的批复文件。当日,北川禹里石纽村和浙江绍兴禹陵村签订友好协作村落协议,以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加强交流协作,弘扬大禹精神,共同传承发展大禹文化。







北川自古以来有祭祀大禹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自唐贞观八年置石泉县以来,每年大禹诞生之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上午九时,在羌族释比的组织下,羌族同胞抬着羊和水果、五谷杂粮等祭品,来自白什乡的马马灯、板凳龙和马槽乡的唢呐锣鼓队、青片乡的火枪队、龙灯队、墩上乡的许家湾十二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与表演队伍经过禹里镇,来到禹穴沟景区外的禹王宫,进行祭祀仪式。







敬献祭品、诵读祭文后,各个展演队伍在不同区域表演。当地羌族民众纷纷在大禹塑像前叩首、敬香。百余人抬着牛、羊、猪等祭品,数万群众以“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之礼仪祭祀大禹。







201708031555104919.jpg

201708031555102829.jpg

201708031555107230.jpg

201708031555104585.jpg

201708031555102072.jpg

201708031555102911.jpg

201708031555108596.jpg

201708031555102268.jpg

201708031555103459.jpg

201708031555104039.jpg

201708031555108694.jpg

201708031555103472.jpg

201708031555103330.jpg

201708031555101183.jpg

201708031555105537.jpg

友情链接

Links

  • pic1-1.png
  • 非遗.jpg
  • pic1-2.png
  • pic1-3.png
  • pic1-4.png